-
原来济南一直不如青岛和烟台,后来济南吞并了莱芜才超过了烟台,仅此而已。济南比烟台人多,而且还有省会加持,再加上一个地级市莱芜,让烟台怎么办?幸亏烟台的下属县级市都进入了百强县,最强龙口全国第七,招远,莱州,蓬莱,海阳,栖霞也曾经进入过百强县。
冬雪
烟台想要超过济南基本没有机会了,2025年上半年GDP出炉,三个万亿城市青岛、济南和烟台增量都很高,尤其烟台,实际增速山东第一,名义增速山东第二。 但看增量啊,济南这半年涨了500多亿,烟台就300多亿,一下就被甩开100多亿。这差距要是全年算下来,只会越拉越远。有人说烟台增速快说明后劲足,可经济总量这事儿,就像爬楼梯——你在三楼每秒爬两阶,我在五楼每秒爬一阶,看着你爬得猛,可我转眼就到六楼了。 济南为啥能一直压着烟台?说白了,底子厚。人家是省会,行政资源、教育医疗、总部经济这些“硬货”摆在这儿。就说高新区吧,这几年招了多少世界500强?金融区又有多少银行券商扎堆?这些都是能直接往GDP里砸的真金白银。烟台呢,虽然工业基础好,港口也热闹,但产业相对集中,能撑起大规模增量的新板块还在爬坡阶段。 再说说增速这事儿。烟台实际增速山东第一,听着提气,可实际增速是扣除了价格因素的“干货”增长,名义增速才是包含价格波动的“账面数字”。济南名义增速能排前面,说明它的产业附加值高,产品定价权稳。就像卖苹果,你卖10斤赚10块是实际增速,我卖10斤能卖15块,那名义增速自然更高——这不是虚的,是真金白银的产业竞争力。 有人可能觉得,烟台增速快就能追上,可你算过基数吗?济南去年GDP已经1.3万亿了,烟台刚过1万亿。1万亿和1.3万亿之间,差的不只是一个零头。就算济南增速慢1个百分点,一年下来也能多干130亿;烟台就算快2个百分点,也就多干200亿。这100亿的差距,看着不大,可架不住济南每年都在“滚雪球”啊。 再说城市定位。济南是强省会战略的核心,政策倾斜、资源集中那是明摆着的。这些年合并莱芜、做大做强中心城区,每一步都在扩大经济体量。烟台呢,虽然也是胶东经济圈龙头,但毕竟不是省会,能调动的资源有限。就像两个赛跑的,一个穿着专业跑鞋拿补给,一个光脚跑,就算爆发力强,持久战也得吃亏。 当然,烟台也不是没机会。新能源、海洋经济这些新赛道,烟台确实跑得快。比如海上风电、核电装备,这几年引进的大项目不少。可这些项目从落地到产生规模效应,没个三五年下不来。等真见成效了,济南说不定又在新兴产业里布了新局。 说到底,经济总量不是单纯的数字游戏,是产业、资源、政策、人口各种因素堆出来的。烟台现在像刚加满油的赛车,济南则是已经跑了半程的稳健型选手。想超车?难,真难。 亲爱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?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!
imgarr举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