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一千块现金、一只行李箱、一只蒸得松软的花馍,拿在手里轻,砸在心里的分量却重。
秋平肉联厂掏这笔钱,表面看是企业助学,实际是给自己贴了一张“人情招牌”——在莱芜这个猪肉批发集散地,谁家货好还得看谁更懂人情。
志愿者围坐拍照,镜头里孩子咧嘴笑,镜头外企业名字被放大两次。
我翻了莱芜最近三年的爱心榜,秋平肉联厂年年上榜,名单一公布,当天订单涨一成。
志愿者中心也乐,企业出钱,他们出人力,双方各取所需。
孩子拿到钱,立刻被叮嘱“将来回报社会”,听起来像提前签好的隐形借条。
钱数不多,刚好够交半学期书费,企业省了广告费,志愿者攒了项目经验,孩子得了短暂喘息。
三方得利,却没人问:大学四年的缺口谁来补?
下一次学费要不要再来一次合影?
1000块能撑多久,四年学费会不会又成新难题?举报
